吳大猷

今天看了吳大猷的傳記。

我相信在兩岸三地唸物理的學生中,沒有一個是不認識吳大猷的。一開始知道的,就是他那厚厚數本洋洋數萬字的粽色物理專著,在各大書局有售。後來,我們又知道他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揚振寧、李政道教授的得意門生。他在英國取得博士,後來在北京大學、西南聯大任教,後來蹍轉在加拿大教學研究,後來任中華民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他培育了很多傑出的學生,後來我發覺中國中央研究院的前院長周光召原來也是他的學生。因為他對中國影響之大,被冠以「中國物理學之父」的稱號。

我發覺,在大躍進前,中國學術界出了很多世界一流的人才。還記得周光召曾經說過,他很懷念當年中國學術界那種相對開放民主的學術風氣,加上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精英雲集,大家同時也是熱血青年,在相對貧苦和戰亂的時代,在日軍橫掃中國的年代,位於昆明的西南聯大培育了兩位諾獎得主和其他在美國有相當成就的學者,在被國際社會封鎖的中共建國初期,在沒有甚麼資金的情況下,中國研製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人們所說的「兩彈一星」)。可是到了現在的中國,政府有了錢,也請了很多教授,研究資金比以前多了不少,但研究成果卻不多,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我不知道答案,但可看出,做研究,錢還不及研究的投入和熱誠重要。怎樣才會投入熱誠?如果有一個好的研究氣氛,熱誠便容易維罊。這種氛圍,在民國時代和中共建國初期是存在的,到了現在,似乎臺灣才有相對較好的環境。

為什麼西方各國會有那麼好的研究氣氛?我猜因為科學是歐洲人的文化傳統,就像清代以前文人喜歡(或被迫)學習儒家學說一樣。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後,科學逐漸萌芽,即使到了現在,這個傳統還沒有消失,科學到了現在,仍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他們依然覺得,聰明的孩子應該要去唸科學。美國嘛,美國的研究不僅出於文化傳統,也出於各種不同的實際需要。

中國早期的科學發展迅速,到了二十世紀便從零開始,到了六十年代便出現了核彈,成就十分驚人。這可說是很多人在中國還是弱國的環境下,有著那種要奉獻國家的精神,而且中國人還是聰明的,在二十世紀初期,有著不錯的科學發展。但經過文化大革命後,這種氣氛消失了,而且人才也出現斷層;現在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上升,人們沒有了那種要救國的熱誠,好的研究做不下去&#12

290;看著中國高等教育出現的種種問題,現代有了相對不錯硬件的中國,卻浪費了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才。反而對岸的臺灣小島,卻慢慢建立起相對不錯的學術氣氛,但一個小島的人口和相對新的傳統,還是敵不過西方具悠久歷史的學術。

Log in to write a note